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4篇
化学   89篇
力学   18篇
数学   52篇
物理学   7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发光学报》2021,42(6)
设计了环己基苯与十八烯的双溶剂量子点墨水体系,研究了具有CdSe@ZnS/ZnS核/壳结构的绿光量子点(QDs)成膜规律及其发光特性。设计的高沸点、低表面张力的十八烯和低沸点、高表面张力的环己基苯所组成的双溶剂墨水体系增强了马兰戈尼流,减弱了量子点在像素坑边缘的沉积,实现了在像素坑中制备表面平整的量子点薄膜。研制的分辨率为240 PPI的倒置结构顶发射绿光量子点阵列发光器件启亮电压2.7 V,最高亮度132 510 cd/m~2,最大外量子效率14.0%,为采用喷墨打印工艺制备高性能量子点电致发光点阵器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2.
Al2O3纤维及炭纤维增强ZL109混杂复合材料磨粒磨损行为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挤压铸造法制备了Al2O3纤维及炭纤维增强ZL109混杂复合材料(Al2O3 Cf/ZL109),考察了该混杂复合材料的磨粒磨损行为.结果表明:就砂纸粒度对复合材料抗磨粒磨损性能的影响而言,存在砂纸粒度的临界区域;Al2O3纤维有利于提高混杂复合材料的抗磨粒磨损性能,而炭纤维不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抗磨粒磨损性能,其中(12%Al2O3f 4%Cf)/ZL109混杂复合材料的抗磨粒磨损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03.
采用冷压烧结方法制备Sm2O3增强聚四氟乙烯/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用AG-1型电子万能试验机和MM-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分别评价了Sm2O3增强聚四氟乙烯/混杂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磨损表面形貌.结果表明:添加少量Sm2O3可以提高炭纤维和玻璃纤维混杂填充PTF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尤其对改善减摩效果尤为显著;加入1%Sm2O3可以使PTFE/15%CF/10%GF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硬度分别提高9.0%、5.1%和49.1%,摩擦系数降低22%,磨痕宽度降低5.4%,得到性能较为优良的耐磨材料.这是由于Sm2O3起到了润滑及阻止纤维和基体磨损作用的缘故.  相似文献   
104.
高速公路的流量是反映高速公路交通状态的一个重要参数.目前,针对高速公路断面流量的采集主要依靠人工方式或者通过安装一些车流检测设备来获得,成本较高.结合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的特点,通过对收费数据的统计分析,提出一种基于收费数据估算高速公路断面流量的方法.首先,对收费数据进行初步的处理,从中计算出行驶时间;然后,根据收费数据中的车辆信息统计出各个OD的交通流量;最后,结合各个收费站出入口的位置信息、路段行驶速度信息以及OD流量来估算断面的交通流量.  相似文献   
105.
氧还原反应是燃料电池及金属空气电池中极其重要的电化学反应之一,贵金属铂基催化剂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氧还原反应电催化剂.然而,贵金属铂的资源稀缺以及高成本问题阻碍了相关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探索发展廉价高效的贵金属替代型催化剂是推动燃料电池发展的根本解决方案.近年来,人们在非贵金属催化剂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其中新型纳米结构掺杂炭材料研究尤为活跃.氮杂有序介孔炭材料由于其高比表面积和独特的孔结构,在燃料电池技术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氮杂有序介孔炭材料的制备过程中,热解条件对炭材料组成、结构及电催化性能有着重要影响.然而,目前尚未见对氮杂炭材料制备过程中热解条件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
  本文采用我们发展的蒸汽化-毛细管冷凝法,以SBA-15为硬模板浸渍前驱体吡咯,制备出具有高比表面积和独特孔结构的氮杂有序介孔炭材料,系统研究了热解条件(包括热解温度、热解时间和升温速率)对炭材料组成、结构及电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N2吸附-脱附等温线、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Raman光谱等方法考察了氮杂有序介孔炭材料的结构和组成,采用循环伏安法与旋转环盘电极研究了其电化学行为与氧还原反应电催化活性及选择性.
  N2吸附-脱附等温线显示,氮杂炭材料对应IV型吸附-脱附等温线,孔径主要分布在2–10 nm,表明所制材料具有介孔结构.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氮杂有序介孔炭材料比表面积先增加而后降低,热处理时间的延长有利于比表面积增大,但升温速率对所制炭材料比表面积没有明显影响,当升温速率为30 oC/min,900 oC焙烧3 h时,氮杂有序介孔炭材料的比表面积达到最大值888 m2/g. XPS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氮杂有序介孔炭材料中含氮基团的分解进一步加深,使N含量逐渐降低.延长热处理时间亦然,而升温速率的改变对N含量无明显影响.在热处理温度较低时(600 oC),所得材料中N主要以吡咯氮和吡啶氮的形式存在;当温度达到800 oC以上,吡咯氮转化为吡啶氮和骨架氮,且主要以骨架氮形式存在,说明氮杂有序介孔炭材料的石墨化程度逐渐升高. Raman光谱结果显示,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 ID/IG逐渐降低,进一步印证了温度对石墨化程度的影响.
  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氮杂有序介孔炭材料的氧还原反应电催化活性逐渐升高,但是当热处理温度从900 oC升至1000 oC时,氧还原反应活性增加很小;升温速率与热处理时间对氧还原反应电催化活性的影响均不明显.与商品Pt/C催化剂相比,900 oC以上所制催化剂均表现出更优异的氧还原电催化活性与选择性.由此可见,热处理温度是决定碳源热化学行为的关键因素,进而决定炭材料表面组成与结构.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800 oC以上进行热处理碳化,所生成石墨化微晶可有效促进电子传递,降低欧姆极化损失,同时,较高的处理温度可促进骨架氮掺杂,从而构建出高效氧还原反应活性位点.因此,氮杂型炭催化剂的组成、结构与电化学性能更多地受控于热处理过程中的热力学,而非热解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06.
胡宇峰  李冠明  吴为敬  徐苗  王磊  彭俊彪 《发光学报》2016,37(10):1223-1229
为了弥补现有氧化物TFT的行驱动电路输出模块在功率消耗、响应速度、输出摆幅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基于二次耦合的直流输出模块,并由此研究设计新的行驱动电路拓扑。仿真结果表明,该输出模块具有驱动能力强、响应速度快等优点。最后,基于刻蚀阻挡层(ESL)结构的氧化物TFT工艺,在玻璃衬底上成功制备了该行驱动电路,实测单级功耗为325μW。  相似文献   
107.
近年来,利用复杂性科学解释人类行为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热点.与以群体或群体中部分个体为研究对象不同,以codeplex开源软件社区所有个体知识创造行为为研究对象,利用人类行为动力学方法从活跃度、阵发性、时间间隔分布、长程相关性四个侧面对社区中所有个体知识创造过程中的生产行为、沟通行为、bug讨论行为进行分析.发现开源软件社区中生产者个体的这三种行为在活跃度、分布形式及分布参数、阵发性指标、长程相关性都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最后,对造成这种差异性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8.
在产品质量不完备的环境下,考虑了需求依赖于质量水平的报童问题。本文主要利用马氏理论刻画质量水平与需求之间关联性的动态演变过程,并将“不完备质量”的决策理念纳入报童问题的理论框架,进而提出了新的随机库存系统的优化模型及其决策机制。同时,利用随机质量过程中的首达性、遍历性、不可约性等基本属性,构建了随机库存系统在运作和管理过程中的可靠性及其收益评估机制。模型的相关结论表明:在不完备质量的环境下,零售商的最优订购决策是由各个质量状态的转移概率所确定,若由质量水平的波动性所导出的随机过程为不可约遍历马氏链时,则库存系统的决策机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9.
离散广义系统的平稳振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家荣  刘永清 《数学学报》2002,45(3):551-556
为了研究离散广义系统的平稳振荡,本文利用广义Lyapunov函数方法,给出了一个m周期解存在的充要条件,得出了离散广义系统的周期解的存在性、唯一性、稳定性的有关定理,进而研究具有某种分解的复杂离散广义系统的平稳振荡问题,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10.
研究了Skew-Hopf对的二重交叉积D(X,A)的表示模,得到了M成为D(X,A)的表示模的充要条件;D(X,A)-模与量子Yang-Baxter X-模、A-模之间的联系也被揭示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